受益于“東數西算”和“新基建”戰略及持續攀升的互聯網流量,我國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和業務總量不斷增長,憑借在專業性、建設速度、產品創新、定制能力等方面的優勢,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的優勢日漸顯現。
日前,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算力創新發展與應用賦能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結合規模體量、服務技術能力、盈利實力、綠色發展水平等方面20項指標,評選出了“2023年中國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影響力TOP10”,其中,萬國數據、世紀互聯、數據港、秦淮數據、中金數據、光環新網、有孚、普洛斯、浩云長盛、中聯數據10家企業入選榜單。
目前在我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中,第三方運營商是除基礎電信運營商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提供機柜租用、帶寬租用、主機托管、代理運維等數據中心服務。當前,我國數據中心市場格局仍由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主導,眾多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加速追趕,共同構成我國數據中心主體格局。
萬國數據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第三方IDC(IDC即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商,萬國數據在2001年成立,2016年完成在美國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上市后持續擴張,緊接著2020年在中國香港實現了第二次上市。
萬國數據主營第三方數據中心托管服務。據艾瑞咨詢的數據,萬國數據是中國最大的中立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公司以批發方式向客戶租賃數據中心,并用于向客戶提供主機托管和管理服務。
根據萬國數據發布的2022年財務業績顯示,2022年萬國數據實現凈收入93.26億元,同比增長19.3%;調整后EBITDA同比增長14.8%,達42.514億元,經調整EBITDA率為45.6%。凈虧損為12.6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1.03元。
萬國數據預測,2023年凈收入將增長6.6%-10.7%至99.4億元-103.20億元,調整后的EBITDA將增長4.2%-8.2%至44.30億元-46億元。
中銀國際研報認為,萬國數據給出了相對平緩的2023年全年指引,主要因為公司更專注于提升現有數據中心的上架率。
盡管短期增速放緩,但值得注意的是萬國數據在地區以及客戶結構兩個層面上均有積極的轉變。
2022年,萬國數據的數據中心總簽約面積增加73894平方米,達到630716平方米,同比增長13.3%。截至2022年底,萬國數據的數據中心使用面積為370547平方米,同比增長16.0%。
2022年“東數西算”工程啟動,萬國數據亦加快了國內一線城市及“東數西算”關鍵樞紐數據中心資源的開發進程。據萬國數據披露,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以及武漢等城市,其未來可開發面積超300000平方米。
與此同時,萬國數據也在快速推進東南亞的區域化戰略,在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園區相繼開工。
從客戶結構來看,目前萬國數據服務于830家企業,其中多數是云服務提供商。據萬國數據披露,截止2022年第四季度,云服務提供商簽約的數據中心面積占比達到63.1%。但萬國數據正在推動客戶多元化,據了解,萬國數據大型互聯網企業的新增簽約量從2020年占比23%大幅增至2022年的63%,金融及其他大型企業的新增簽約量占比約20%。
世紀互聯
1996年創立的世紀互聯,2011年完成在美IPO,是中國首家中立IDC企業,也是中國首家IDC上市公司。公司主要提供數據中心服務、云服務(云計算平臺運營服務)、混合IT服務(數據中心和云服務的結合)和CDN(內容分發網絡)服務等托管網絡互聯服務。
據世紀互聯發布的2022年財務業績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收70.7億元,同比增長14.1%;調整后現金毛利潤為28.5億元,同比增長8.1%;調整后EBITDA為18.7億元,同比增長6.8%。
世紀互聯預計,2023年全年業績指引為76億元-7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7.6%-11.8%;預計全年調整后的EBITDA在20.25億元-21.2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8.1%-13.5%。
過去一年,受新基建及數字中國遠景目標等國家利好政策影響及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推動,世紀互聯發展穩步提速。
數據顯示,世紀互聯第四季度增加4662個機柜,截至2022年底,總機柜數達到87322個,2021年同期為78540個。計費機柜第四季度增加2489個,截至2022年底,計費機柜總數為48016個,2022年9月底為45527個,2021年底同期為41703個。截至2022年底,機柜總體利用率為55%,與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相近。
秦淮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秦淮數據成立于2017年,2019年1月,網宿科技以10億元的價格將秦淮數據出售給貝恩資本;2019年7月,貝恩資本將秦淮數據和另一家數據中心Bridge Data Centres合并,并將公司改名為秦淮數據集團。Bridge Data Centres自2017年開始就獲得貝恩資本投資。
整合后,秦淮數據集團成為泛亞太新興市場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運營商,下設獨立運營的子品牌“秦淮數據”和“Bridge DataCentres”。秦淮數據在中國區域內運營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為核心;2019年,Bridge Data Centres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分別部署了數據中心。
相比成立于2007年的萬國數據,秦淮數據是一家更為年輕的IDC廠商,也是萬國數據、世紀互聯之后,第三家赴美上市的國內超級IDC廠商。作為國內年輕的IDC廠商,基于其在IDC項目建設、運營、綠能方面的優勢,僅用六年時間便成長為國內乃至亞太地區領先的超大型中心(hyperscale)廠商。
據秦淮數據發布財報披露,集團全年實現營收45.5億元,同比增長60%;凈利潤6.52億元,增長106%;調整后EBITDA為23.7億元,增長67%。截至2022年底,秦淮數據已運營及在建數據中心總數達32座,IT總容量為871MW。其中運營IT總容量為613MW,同比增長102%;已簽約及強意向容量增至800MW,簽約鎖定率高達92%;上架率提升至86%;10年期及以上優質合同占比超過90%,業務長期穩定。目前,秦淮數據在國內擁有26座數據中心,IT總容量達到711MW。
此外,秦淮數據是中國最早進軍外海市場的第三方數據中心企業之一,目前已在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等地建設及投運了6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總IT容量達到160MW。
數據港
數據港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是國內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專注于規?;ㄖ频臄祿行钠髽I。
根據數據港發布的財報業績顯示,2022年數據港營業收入約 145,539.58 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6.88%;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約 102,248.83 萬元,同比上年增長 21.54%。數據港收入的快速增長得益于終端客戶的業務需求逐步提升,隨之帶來的公司已經投入運營數據中心機柜逐步上電。
財報顯示,數據港主營業務收入中,面向大客戶的定制化批發型數據中心服務營業收入為14.20億元,占總營收約97.6%,零售模式的面向中小型和一般企業客戶的托管等標準服務收入為3576萬元。
近年來,數據港憑借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東數”樞紐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等“西算”節點的前瞻戰略布局,數據中心運營規模已達35座,折算成5kW標準機柜約74200個,可以支撐大客戶每秒200億億次運算量級的算力,并可廣泛支持人工智能、AIGC等領域的發展。在中國信通院2022年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分析報告》中,數據港總體規模已排名行業第二。
通過在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新能源結構比例、先進綠色節能技術、余熱回收等領域的不斷探索,數據港2022年全國運營數據中心PUE(電能利用率)已達到了平均1.22,最低1.09的行業絕對領先水平。
中金數據
中金數據成立于200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內早期自主規劃、投資、建設、運營TierIV級(國際標準最高等級)數據中心的企業,開啟了中國高等級數據中心社會化外包服務的先河。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公司逐漸實現集團化運作,2020年,正式變更為中金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金數據集團”)。
中金數據是中國大規模的金融行業數據中心服務商、國家首批綠色數據中心運營商、中國主要的互聯網頭部企業數據后臺服務商。
目前,該公司共管理并運營5個數據中心項目,分別位于北京市、天津市、江蘇省昆山市、湖北省武漢市和山東省煙臺市,運營的數據中心機架共計148000個。公司旗下大多數現有數據中心均已租予政府服務部門,以及 TMT(科技、媒體和電信)、銀行和保險行業公司。
光環新網
光環新網成立于1999年,2014年初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光環新網是國內專業的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主營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IDC及其增值服務)、云計算服務、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等互聯網綜合服務。
據光環新網發布的2022年財務業績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71.91億元,同減6.61%;EBITDA為13.75億元,同減16.62%;歸母凈利潤-8.80億元,由正轉負。
分業務看,2022年光環新網云計算業務/IDC及其增值服務/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分別實現營收50.15/20.90/0.55億元,分別同比變動-10.30%/+3.00%/+4.13%。
數據中心規??焖贁U張,長三角及華中地區著重推進,圍繞IDC進行智能運維及技術創新,業績釋放可期:截止2022年底,公司在津京冀、長三角及長江中部經濟帶擁有12座數據中心,均位于一線及周邊坐擁資源優勢,已投產機柜超過4.8萬個,已開工項目達產后機柜數超11萬個。2022年公司房山二期、燕郊三四期、上海嘉定二期園區完成驗收,開始運營;
天津寶坻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完成封頂,二期項目正式啟動;
此外,2022年1.6W機柜的長沙項目實現封頂、1W機柜的杭州項目正式開工,公司IDC擴張有序推進,未來將持續深化長三角及華中地區的布局,且盈利能力將有望隨上架率提升而改善。
有孚網絡
有孚網絡創立于2001年,是領先的新型云計算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一線城市均建有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為大型互聯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金融、教育、能源等政企行業提供云計算及數據中心服務,致力于“讓數字化更簡單”。
近年來,有孚網絡在華東、華南地區開展了多個新型綠色中心項目,在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有孚網絡一直注重數據中心的綠色節能建設,根據每個數據中心的實際情況,采用了高密度集成高效電子信息設備、新型機房精密空調、間接蒸發冷卻、機柜模塊化、氟泵節能等新型節能技術,力爭讓數據中心更“綠色”、更“節能”,新建數據中心設計PUE均小于1.3,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普洛斯
普洛斯數據中心業務致力于為互聯網公司、技術公司、金融機構等提供業內最高效的數據中心服務。2018年,普洛斯通過投資控股國內數據中心運營商云之鼎,進入數據中心領域。在中國,普洛斯完成了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以及中西部等骨干節點核心區域的布局,可提供的IT負載逾1400兆瓦。
普洛斯數據中心擁有完整的運維管理體系及完善的運維團隊和組織架構,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運維解決方案,保障數據中心高效、堅韌、安全、可靠運行,多次參與兩會、冬奧會等重大活動和各大電商節的“重保”。
以ESG為核心價值觀,普洛斯數據中心通過領先技術和管理,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數據中心業務發展和運營各個階段。普洛斯數據中心致力于從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到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綜合考慮高效制冷、優化配電、能源使用、智能管理等全鏈條減碳、提效方式,著重通過產品預制化以及數智化運維打造綠色數據中心。
浩云長盛
浩云長盛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注于設計、建設及運營數據中心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憑借在通信領域積累的豐富戰略資源,浩云長盛為云計算、互聯網、金融、政府等客戶提供高品質的IT基礎設施和網絡通信服務。
作為中國領先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浩云長盛深耕IDC產業數年,近幾年來發展迅速,企業綜合實力突出:在全國核心一、二線城市及重點城市均有資源布局,并提前在寧夏、成都等城市進行重點戰略布局,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率先采用先進技術降低城市碳排放,為助力綠色數字服務新基建做出了杰出貢獻;從客戶需求出發建設大型集群式及集裝箱式數據中心等。
現階段,浩云長盛在北京、上海、廣州均有重點資源布局。其中,廣州作為浩云長盛較早開始布局IDC業務的地區,在此地區浩云長盛擁有三座數據中心及一座大型數據中心集群項目,并且已在廣州及周邊地區形成了完備的優質資源布局。上海作為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集團在上海及周邊地區擁有豐富的優質資源。
中聯數據
中聯云港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數據”)是專業的云網融合數據服務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云網融合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服務。
中聯數據集團依托自有的技術和運營商合作資源,為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基礎設施及增值服務,得益于近年來IDC及云計算市場的快速增長,中聯數據集團成為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
自成立來,集團著力強化互聯網垂直領域,并不斷拓展政府、金融等領域,為京東、字節跳動、快手科技、阿里云、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提供專業IDC及增值服務,目前,在京津冀、山西、內蒙等地區管理運營及在建十余座數據中心園區,運營機柜總數超過10萬架,位居行業前列。